浅谈如何加强烟草专卖许可证后续监管

来源 :甘肃省烟草学会2017年学术论文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及许可证合理化布局策略调整,卷烟市场零售客户群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属性日益复杂,给零售许可证的后续监管及卷烟市场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在实践工作中,有效调控许可证资源为市场服务,即更好地提高许可证的含金量,深化许可证后续管理工作,不仅是落实《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提升烟草专卖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强化市场管理力度、促进市场规范的有效途径,对烟草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临夏州局为实例,对其许可证后续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并提出有关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广告,作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为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如何抢占最优资源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目光,最大限度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已上升到了企业战略层面.然而,国际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签订与新《广告法》的颁布实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烟草的营销途径正面临着被完全堵死的趋势.压力倒逼动力,如何积极的应对挑战,如何创新思路超越界限,
通过办理“互联网+物流快递”涉烟违法活动的案件,烟草监管部门树立“见烟见人见网”一个理念,运用顺查法、倒查法两种检查方法,构建“烟草+联合监管”、“检查+协作”、“卷烟+信息关联”三项机制.破获一批“互联网+物流快递”涉烟违法活动案件,烟草专卖稽查人员能够熟练应用分析技术,积累经验,侦办“互联网+物流快递”涉烟违法活动案件的能力大幅提升,持证户、无证户、社会上及消费者从“互联网+物流快递”获取违法
本文从介绍烟草专卖市场监管“双随机”监管方法的推行背景及意义,分析了烟草行业与行政执法部门的差异性,阐述了烟草市场监管“双随机”监管方法与“APCD”工作法的衔接应用.
烟草商业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依法严管大户的长效机制,运用信息平台,拓宽市场监督方式,强化真烟非法流通治理力度,完善明码标价体系,严防低价倾销,突出对违法违规卖烟大户的全面监管等措施,规范违法违规卖烟大户的经营行为,促进卷烟零售市场秩序持续好转,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不断推广,利用自媒体网店微商发布广告,利用快递进行卷烟交割,利用移动支付手段进行资金交易的方式也已然成为当前互联网涉烟违法行为的主流模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给烟草专卖执法打击涉烟违法行为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旨在从当前烟草专卖执法在寄递渠道检查现状和实践出发,对专卖执法检查中难点和执法风险防范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解决办法.
烟草专卖队伍能力的建设关系着烟草行业的发展和稳定,打造一支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专卖队伍,是提高卷烟市场净化率,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为卷烟销售保驾护航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分析当前烟草专卖队伍工作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企业文化建设、业务知识培训、作风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提升专卖队伍的工作能力,提高专卖打假破网的效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卷烟非法流通,不仅扰乱正常的卷烟专卖市场秩序和价格,危害流入地重点品牌培育,对流出地造成虚假繁荣的假象,更严重的是,卷烟非法流通经常与制假售假行为混杂在一起.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赵洪顺曾说过:“要清楚的看到,真烟非法流通是当前行业的一大隐患,如果任其蔓延扩散,必然导致行业自毁长城”.笔者在借鉴前人经验,结合所在区局卷烟经营情况进行肤浅分析,并从内管角度提出治理卷烟非法流通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打假破网工作的不断深入,加之对涉烟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不断加大,在这种高压态势下,涉烟运输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由以往的非法自运转变通过物流企业进行托运.这种“互联网+物流快递”涉烟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新形势下发展好线人、做好情报、线索收集工作;建立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联合长效打假破网机制;加强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
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也是《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通过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厘定烟草专卖执法的职责与权限,可以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加快法治烟草建设.当前,应加强对权责清单制度实施的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运用内外结合的监管思路,通过三个维度实现监管:一是事前监管,即依法梳理确定权力清单,制定权力清单制度实施办法,明确法
回顾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耐火材料的生产、经营、进出口情况和耐火材料行业取得的成绩,介绍了2015年我国耐火材料及主要下游行业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十三·五"期间耐火材料面临的形势及行业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