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Ⅳ型ORF2 N-端合成肽抗原性的检测

来源 :2004年肝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研究专题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将戊型肝炎病毒(HEV)分为8个基因型,并有明确的区域性.Ⅰ型分布于亚洲和非洲;Ⅱ型分布于墨西哥;Ⅲ型分布于美国;Ⅳ型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和台湾;Ⅴ~Ⅷ型主要分布于欧洲.Ⅰ~Ⅳ型之间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4﹪~76﹪.国内外均有对HEV ORF2 N-端的抗原位点的抗原性的报道,本文就HEVⅣ型ORF2 N-端的氨基酸顺序为25-38(PSGRRGRRSGGSG)表位化学合成肽(SP14)的抗原性作一初步观察研究.
其他文献
血清Che活性可反映肝细胞受损害的程度,可作为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价指标.血清Che活性测定已经试用于慢性肝炎活动程度的判断.关于血清Che活性对亚急性重型肝炎早期诊断的意义,较少有文献报道.本文采用ROC曲线法,对血清Che活性诊断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价值作初步探讨.
自1963年Statzl成功施行全球第一例原位肝移植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后,OLT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国内的OLT得到飞速的发展,但关于术中的止凝血异常,系统报道较少.为阐明其变化规律,本文对31例接受OLT患者的止凝血系列指标进行动态观察。
我国是全世界乙肝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对该疾病如何简明、快速及特异诊断一直是乙肝患者与肝病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总结.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我国是戊肝的高流行地区之一,戊肝的爆发及散发流行时有报道,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甲肝)类似,但重型肝炎发病率高,病死率约1﹪~3﹪,较甲肝为高(约0.5﹪),尤其孕妇感染病情较重,死亡率可高达20﹪.近年来,戊肝病毒基因、戊肝流行规律和临床诊断、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重视.本文针对确定为一起戊肝爆发的流行人群
人类组织金属蛋白抑制因子-1(TIMP-1)是由207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约为29KD的小分子糖蛋白.在慢性肝病中,TIMP-1异常增多抑制了胶原酶的活性,在炎性因素的刺激下导致胶原等外基质细胞的不断沉淀,从而促进了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TIMP-1表达增强在肝纤维化的早期已经发生,检测血清中TIMP-1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制备的人TIMP-1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效
本文在"一步法"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的基础上.在550M变异区设计包含YIDD和YVDD变异的特异性下游引物,采用同一上游引物和探针,建立无变异区段引物作为参照,分3管进行检测,通过其Ct值的差异判断YIDD和YVDD变异的情况.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微量核酸释放剂,建立了"一步法"快速荧光PCR检测YMDD变异技术.由于血清标本直接加到PCR扩增管,因此本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重要的肿瘤血管生成调控因子,参与多种伴有血管增生的生理与病理过程,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e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的细胞因子,介导抗肿瘤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参与多种生理免疫和病理过程.
戊型肝炎(戊肝,HE)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肠道传播的急性传染性肝炎。本文介绍了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机体很多蛋白由肝脏合成,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其合成蛋白的功能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补体C3(C3)、转铁蛋白(Tf)、a1抗胰蛋白酶(a1-AT)含量的变化与肝脏损伤之间的关系.
仪器自动测定的血常规中包括许多参数,其中与红细胞有关的参数对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发现红细胞参数也是各型肝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灵敏可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