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是胚胎种植、成功妊娠的关键。子宫内膜微循环是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在胚胎着床过程中有着决定性作用。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有许多方法和策略,本文仅就中医药在子宫内膜微循环的作用作一探讨,其中发现中医药在IVF-ET患者子宫内膜超声学、非IVF-ET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超声学、PCOS及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超声学、中医药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子宫内膜超声学均具有显著的改变;同时对VEGF、整合素β3及其他生物学因子有相应改变;于组织学中发现,服用补肾活血类中药足疗程后子宫内膜血管增粗,子宫内膜腺体迂曲扩张,分泌活跃,并可见整齐的核下空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补肾活血类中药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微循环;补肾活血中药治疗人工流产术后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发现其能较好的改善月经情况,增加月经量;补肾类中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多种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增加了子宫内膜血管的再建,改善了子宫内膜的微循环等。祖国医学虽无子宫内膜微循环之定义,但在书籍中有相关描述。《付青主女科中》有云:"癥瘕碍胞胎而外障,则胞胎必宿于癥瘕之内,往往精施而不能受。"此言则述子宫内膜微循环对于胚胎种植的重要作用。从脏腑角度,"肾主生殖,封藏之本,精之所在",故临床常用补肾类药物作用于子宫内膜微循环欠佳,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患者。从经络角度,冲脉与足少阴肾经并行,太冲脉素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冲脉任脉皆奇经脉也,肾气会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合,故能有子,故补肾中药的应用,充肾精,太冲脉满,则为妇女月经、孕育提供血液的濡养;在女性生殖生理中,阳明脉具有其特殊功用,四时百病,胃气为本,经脉循行可见,足阳明胃经与冲脉会玉气街,谷气盛则血海满,胃气予以濡养,胞宫满溢,月事以时下为经血‘阳明脉不足则太冲脉衰少,"形坏而无子也’,故临床诸方中不乏见到补肾中兼补阳明,以后天养先天之精。除中医药外,针灸、艾灸、穴位敷贴等对子宫内膜血运均有较好的作用,对因子宫内膜微循环而造成不孕的患者无疑是一种福音,未来临床治疗中,辨证论治,加以采用,中西医共同治疗,在未来诊疗中取得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