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Computer Aided Surgery,CAS)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颌骨重建的精确度和重建手术的安全性,使颌骨缺损重建逐渐向精细化和个性化发展。通过对本课题组自2011年6月至2017年7月进行数字化外科设计并进行上下颌骨及面中部缺损修复重建手术的病例的分析,回顾了计算机软件中进行术前虚拟设计(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VSP)的应用,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e,RP)制作个性化的术中辅助模型,在手术中用于指导截骨、皮瓣塑形、皮瓣就位等;以及采用快速成型技术打印预成型钛网或特殊植入体(PSI),直接植入或用于骨块固定;在导航手术(Navigation Surgery)辅助下,将术前虚拟设计的手术计划实时转化到术中,指导肿物切除、保护和避让重要解剖结构、引导皮瓣就位、验证重建效果。根据转化方法不同分为:①导航手术组;②导板模板引导手术组;③导板联合导航手术组;进一步明确应用不同数字化外科技术转化方法在颌面部骨重建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其优势及不足。结果显示三种转化方法均能准确地转移术前虚拟设计的形态和位置信息,辅助手术精确实施,使手术获得较理想的重建效果:①导航手术可精确指示移植骨段位置,可提高重要解剖结构的重建精度;②导板引导手术有助于把持区段截骨的两个残端,其实施操作及验证较导航手术更为便利;③对于累颌骨复杂缺损或二期重建,需要联合导航及导板手段进行转化,模板有利于保证重建形态的精确性,导板用于初步提示骨块的位置,导航手术可辅助进行移植骨块位置的精细调整及术中验证。根据不同的手术目的以及缺损范围选择适宜的数字外科设计转化方法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增加手术精确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