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厌氧发酵初步试验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y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花米草是一种分布在潮间带的耐盐耐淹的优势高等植物,具有很高的生产力,每年高达3 000 g(dw)·m-2以上,作为外来物种其生态入侵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采用35℃批量发酵的方式,研究了6%,10%和15%三个TS浓度条件下其厌氧发酵产气特性,并且在TS浓度均设定为6%条件下,开展了辐照剂量为5KGy时γ-射线辐照预处理对其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试验,以及互花米草与土豆按4:1和6:1(以TS计)配比时混合厌氧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个TS浓度水平下互花米草都可以顺利进行厌氧发酵,γ-射线辐照处理使互花米草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提高了9.1%,4:1和6:1的混合原料以及互花米草的单位原料产气率分别为352、316和275mL·g-1TS.
其他文献
实验研究了信号分子水杨酸(SA)、脱落酸(ABA)和过氧化氢(H2O2)对环境胁迫下植物抗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溶液培养方法,以小麦为供试材料,用SA、ABA和H2O2对二叶期小麦进行预处理,对Cd胁迫下小麦的光合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对Cd抗性的提高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有关.3种预处理能不同程度增强叶片和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叶片
建立的蔬菜安全预警系统,是以本站多年积累的蔬菜常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根据各月各种蔬菜在各项污染超标方面的状况,总结出相应规律,同时结合当年气候、农时、蔬菜品种等具体状况,对蔬菜的安全状况作出预警.
土壤中农药的降解在其环境归宿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影响农药土壤降解的因素、降解模型以及吸附/解吸对农药的微生物降解行为及其对典型含氯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化学增强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展生态养殖,用以微生物制剂为主要原料的有机生物鱼肥替代传统的化肥,考察施肥前后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变化,进而反映鱼类养殖效果.同时,对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施肥后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大幅度增加,浮游植物数量增幅达78.95%,为鱼类提供了所需的饵料.在浮游生物的分层检测中发现,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都主要分布在4 m以上水层,有利于上层虑食性鱼类的生长.同时进行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施肥后的水库除了下游
本文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曹县区域内的水体进行评价.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中的Ⅲ类标准,确定其污染程度,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以减少对南四湖水体的污染,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为了评价咪鲜胺(Prochloraz)及其制剂施用后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生物毒性,以三叶浮萍为材料,采用室内恒温光照培养试验研究了Prochloraz、施保克(Sportak)、BTS44595、BTS44596和BTS45186对三叶浮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五种供试药剂主要表现为"低(浓度)促高(浓度)抑"或"长(作用时间)抑短(作用时间)促"的毒性效应;②1 d内Prochloraz对三叶浮萍
依据动态聚类思想,建立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新模型.和传统评价方法相比,新模型具有结构清晰、稳定性好、分类结果明确、客观性强等特点.将该模型用于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切实可行,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湿地尤其是人工管理的稻田水体微生物的影响至今鲜有报道.细菌是水体微生物的主要群体,其种群大小及活性不仅影响到水体物质循环,而且还通过作用于饮用水水体质量而可能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尤其是大肠菌群.为此,本研究借助位于江都市稻田FACE试验(始于2004年),于2006年对稻田水体中细菌量、大肠菌群量、总有机碳量和总氮量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增高显著提高了稻田水体
本文在全面分析江苏省南通地区由耕地、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引起农业自身污染及由工业"三废"等引发的农业环境问题,使该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农业环境保护的建议,以实现南通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及其他各类固体废弃物引发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另一方面,在现行的复合草坪建植体系中,采用土壤基质与商用铺网的草皮建植体系不仅成本高,而且消耗耕地土壤;运动场草坪建植体系因缺乏适宜的填充物,基质紧实问题突出;无纺布草坪植生带建植体系也有待改进.因此,探讨以城市生活垃圾及其他废弃物构建草坪建植体系,即:以生活垃圾堆肥代替耕层土壤作为基质,废弃物为铺网,构建草皮复合建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