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桃小食心虫试验初报

来源 :第八届全国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52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是重要的蛀果害虫.2009年在山西省临县庞家庄枣园进行了桃小食心虫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迷向诱芯对桃小食心虫有很好的迷向效果,且方法简单,持效期长,无公害.在不喷化学农药条件下迷向处理60d后,60个/亩迷向诱芯对桃小食心虫的迷向率达到100%.虫果率调查结果表明,迷向区和对照区的虫果率差异显著,其中迷向一区为2.2a,迷向二区为2.9a,对照区达6.0b.由此可见,迷向诱芯可推广应用于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工作中.
其他文献
The Biological Chemistry Department at Rothamsted Research, UK is well known for its development of the synthetic pyrethroids.However, pesticide resistance developed by pest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会议
It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that plants in response to herbivory release specific volatiles to attract natural enemies of herbivores and/or repel herbivores.And several fiel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
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 Herrich-Schaeffer)是浙江、江苏、安徽、湖南、贵州及四川等地的茶园常发性害虫,对于无公害标准要求严格的茶叶产品来说,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茶银尺蠖是最佳的选择,但茶银尺蠖的性信息素鉴定研究尚无报导。我们通过GC-EAD确认雌蛾性腺体的正己烷浸提物中的雄蛾触角电生理活性成分气谱峰,用GC-MS对其进行分析,质谱库给出其为亚麻酸甲酯的信息
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是我国珍稀特有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亦对柳、槐、杨等14种寄主植物造成危害,目前尚未见关于其化学通讯的研究报道。本论文研究了槐绿虎天牛的嗅觉感受器、性信息素、与寄主之间的信息联系以及野外诱捕等。以期为槐绿虎天牛防治和四合木的保护寻找新途径。主要结果如下:利用扫描电镜对槐绿虎天牛成虫的感受器,尤其是
光肩星天牛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林木蛀干害虫之一,曾给"三北"防护林造成重大危害。目前在华北各省仍然是杨树、柳树等阔叶树的主要害虫,其造成的生态灾害和经济损失难以估量。花绒寄甲是天牛类害虫的主要天敌昆虫,已有研究表明花绒寄甲在我国存在不同的种群,天牛的虫粪是释放利它素的主要物质。"G"型花绒寄甲是在陕西省采集到以光肩星天牛为寄主的一个种群。采用化学生态学的手段,首先研究了天敌成虫对光肩星天牛危害不
以载有叶蝉诱捕剂的诱芯与引诱叶蝉的芽绿粘板组成信息素色板诱捕器。为评估其对 假眼小绿叶蝉等茶园昆虫诱捕效果,遂于叶蝉虫口高峰期的10月,在浙江绍兴市御茶村公司有机茶园中设450、375、300、225和0个诱捕器/hm2的5种处理,每处理含有3个1/15hm2的小区。诱捕器放置前的当天和放后第2、第6天以振落法于每小区调查叶蝉虫口,放后第2、6天从12个诱捕小区中各随机调查15个诱捕器上捕获的叶蝉
苹果巢蛾是近年来危害新疆野生苹果林的重要食叶害虫。本研究采用性引诱剂技术对苹果巢蛾的发生期和发生量进行了监测,并对引诱剂的剂量、诱捕器的设置高度以及布点间距对引诱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性诱剂能够有效地监测和防治苹果巢蛾。诱捕器悬挂高度2m以上、40m间距并结合剪除带虫卵苹果枝,是控制苹果巢蛾的一种有效、无公害的防治方法。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北美传入我国的毁灭性松树蛀干害虫。自1999年在我国山西暴发成灾以来,已扩散至相邻省份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在北京也发现其零星危害。当前,由于使用大规模诱引和其它物理措施,红脂大小蠹种群密度已经下降,但野外种群密度仍然较高,有可能再度暴发成灾,因此十分必要开展红脂大小蠹入侵行为及其化学通讯机制的研究。野外调查发现雌虫率先进
近年来,利用昆虫本身生理生化特性和行为学特点作为害虫防治的新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性信息素的研究尤为突出。主要是因其具有专一、高效、无毒、无污染、不伤益虫等优点。本文从昆虫性信息素的提取、昆虫性信息的素生物活性测定和昆虫性信息素的成分鉴定3个方面,概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研究方法的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化学通讯在蜘蛛的两性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大量的文献用行为学的方法证实蜘蛛在繁殖期能够释放性信息素,但是蜘蛛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一直以来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我们以北京幽灵蛛(Pholcus beijingensis Zhu & Song)为研究对象,结合使用化学分析、电生理记录以及一系列行为研究方法,对雌、雄蜘蛛在交配期释放的性信息素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以及生物学功能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蜘蛛类群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