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产量变化的研究

来源 :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lu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我国玉米发展变化规律,为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利用我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自交系为材料,采用3点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产量、杂种优势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产量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品种产量和中亲产量随年代推进逐渐提高;早期品种高密条件下产量下降,当前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逐渐提高;低密条件下不同时期品种杂种优势逐渐增加,高密条件下杂种优势逐渐降低,中密和均值条件下杂种优势没有变化;随年代变化,雄穗分枝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逐渐减少,行数、子粒长和百粒重逐渐增加,行粒数、出籽率和容重没有变化;产量的增加与杂种优势无显著相关性,与穗行数、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中亲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雄穗分枝数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杂种优势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不大,亲本产量的提高、种植密度的增加、株型的改善、雄穗分枝的减少及果穗性状的优化是当前我国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选用甜玉米自交系T14和T4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以330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玉米全基因组上检测QTL.结果显示,检测到13个与甜玉米株高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玉米第1和5染色体上,可解释3.2-13.3%的表型变异4.8-28.8%的表型变异;检测到7个与甜玉米穗位高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玉米第3、4、8、9、10染色体上,可解释3.2-13.3%的表型变异;检测到5个与穗高系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能源作物,在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粒重是玉米产量的三大直接构成因素之一,玉米籽粒由胚、胚乳和种皮3部分构成,其中胚乳占粒重的80% -85%,胚乳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粒重,进而决定产量。课题组前期研究以粒重差异较大的小粒爆裂玉米自交系N(0)4和大粒马齿型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为材料,构建2个胚乳发育关键时期的4个抑制差减杂交库,从中获得一
以易空秆和不易空秆的成对近等基因系为试材,在遮荫胁迫下对光合色素的反应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空秆近等基因系对遮荫胁迫会产生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升高的反应,并随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增幅加大,而空秆系不具备此能力。两个近等基因系的叶绿素a/b值在遮荫胁迫后均产生下降反应,但不空秆系始终高于空秆系。遮荫胁迫后,不空秆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随着遮荫强度加大而升幅加大,而空秆系变
本研究依据Genbank中水稻精氨酸酶的基因序列,应用RT-PCR方法同源克隆玉米自交系中的精氨酸酶基因ZmArg,进而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并采用农杆菌侵染玉米芽尖方法转化早熟玉米自交系,旨在创制高产玉米新株系,为高产转基因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材料基础。
本文通过对我国青贮玉米品种选育利用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目前青贮玉米品种选育相对滞后,品种选育应在重点发展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的同时,兼顾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和发展。
目的:分析研究植物占位空间营养及其调控。方法:以4种不同玉米田间种植型式为素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果:群体作物密植过程中,植物占位立体空间与光、热、水、气(CO2)、肥(矿质元素)同是植物生长发育并获得较高群体产量必需的生活要素;是植物存活和生长发育冠层营养和土体营养的承载依托;可以用植物单株内切圆面积或单株内切圆冠层和根系土体的圆柱体体积大小对群体作物的营养状况进行量化比较。结论:人类可通过
2009年采用5个种植密度对安玉13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产量经济性状,密度间F值达极显著差异;(2)A3、A4、A5的株高、穗位高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茎粗、穗长、穗粗、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病害、空株率、倒伏倒折逐渐加重;(3)A2是最适宜种植密度。
试验以孤雌生殖诱导系MT -1与10个甜玉米基础材料杂交诱导所产生的单倍体及对应二倍体为材料,对甜玉米单倍体与相应二倍体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期望从中筛选出简便、高效的甜玉米单倍体形态鉴定指标。结果表明,10个甜玉米基础材料的单倍体在株高、穗位高、茎粗、穗位叶长、穗位叶宽5个重要农艺性状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应二倍体,可作为鉴定甜玉米单倍体的重要形态指标;而部分基础材料的单倍体与对应二倍体
利用数字化基因表达谱技术,对高温胁迫下优良甜玉米杂交种粤甜13号雌穗发育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和适温下差异表达基因达949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有705个,下调表达基因244个。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分析表明,它们主要集中在细胞内组分和膜上,主要起催化活性、结合活性、水解酶活性等功能,参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胁迫应答、物质运输等生物学过程,推测对雌穗发育过程中籽粒和果穗的形成具有重要
针对我国不同时期代表性玉米品种的生产表现,提出环境反应迟钝型品种的概念,并通过抗逆性、适应性和育种等方面表述了对选育环境反应迟钝型品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