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地理大区和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出现了以经济增速下滑和人口减少为表征的城市收缩现象,对此需要加以关注。本文基于2000,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8,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从地级市层面和区县层面,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年末总人口等指标考察了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可能影响收缩的五个方面因素进行识别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东北地区近1/3地级市和近1/2区县城市出现收缩现象,2008-2014年,近8/9地级市和近3/4区县城市出现收缩,收缩现象趋向于更显著。(2)空间上形成牡丹江-延边显著收缩聚集区,伊春收缩区域和辽源-抚顺收缩聚集区,其余地方表现为局部收缩。(3)二三产业结构变动和行政区划调整与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关联性最强,现阶段东北城市收缩主要受第三产业萎缩的影响;同时,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多个地区的区划调整客观上导致了城市人口统计量的大幅变化。(4)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