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侧凸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i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指征、减压融合技术及固定节段的选择.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行多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椎体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节段或以上)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患者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7.3岁,回顾分析术前、术后腰椎Cobb角、腰椎前凸角变化,并行VAS、ODI、JOA评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7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组(FTS组)和对照组.快速康复外科(FTS)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63~91岁(平均78±13.0),其中胸12骨折12例,腰1骨折8例,腰2骨折6例,腰3骨折6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评估前路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选择一名21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通过螺旋CT对枕骨底到颈3椎体进行层厚1mm的薄层扫描,利用MIMICS 13.0软件、Freeform Plus软件及ANSYS 9.0软件,建立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有限元模型,分别施加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四种生理载荷,观察内固定模型不同载荷下位移及螺钉应力的变化
会议
目的:探讨并分析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间诊断为TKA术后感染的15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6.4岁.感染时间在12天—34月,平均时间为10月.其中有窦道的11例,没有窦道的4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关节穿刺,并对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
会议
目的:骨膜骨肉瘤是骨肉瘤的少见类型,发生于胫骨骨干的骨膜骨肉瘤,肿瘤切除后的重建一直是困扰骨科医师的难题,目前常用的方法为肿瘤段截,假体重建或异体骨移植内固定,存在远期假体松动,及移植骨排异、感染骨吸收等并发症。
会议
目的 建立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采集1名健康成年男性CT图像,建立枕骨髁-颈2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在正常模型上通过单元结构的删减建立枕颈部不稳模型,植入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对术后模型进行自由度约束,在颅底表面分别施加前屈、后伸、侧弯、旋转方向上的生理载荷。计算并分析螺钉各部的应力、应变情况。
会议
目的:观察行尺骨鹰嘴截骨及三角肌舌状瓣2种显露方式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对肘关节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32例肱骨髁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行尺骨鹰嘴截骨18例(A组),三角肌舌状瓣14例(B组),所有病例均由我科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执行手术,根据术前骨折分型、软组织损伤等情况,术中内固定稳定情况等,术后行石膏固定3-4周,去除石膏,制定个性化康复运
目的 对比两种抗凝药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88例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接受初次单侧THA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术后12h 开始每日予利伐沙班10 mg口服(利伐沙班组,n=25);63例术后12 h开始每日予低分子肝素0.3ml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组,n=63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腰椎间盘突症患者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1.制定活动主题.召开圈员会议,讨论活动的主题,并根据内容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圈能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问题进行评分,并按照总分的高低进行排序,总分最高的问题是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目的:探讨膝关节旷置术对控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控制的临床效果及膝关节旷置术的相关手术技巧及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7月—2015年3月间采用膝关节旷置术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8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7岁。感染时间在12天-34月,平均时间为10月。其中有窦道的6例,没有窦道的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关节穿刺,并对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
Objectives: Mesenchymal stem cell is one of th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cell therapy to treat many diseases including spinal cord injury (SCI).However, the key chemokine guiding cells located into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