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发展趋势与模式初探--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来源 :第三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第二届田园建筑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实践的研究综述,总结了美丽乡村发展趋势及模式.同时,以国内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典型代表——江宁区为例,基于对江宁区大量调研数据分析,总结了其美丽乡村发展分为环境提升、机制提升、产业提升几个阶段,且不同村庄成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美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美丽乡村发展的三个阶段、五种模式,并提出了美丽乡村下—步发展提升的策略.重建城乡之间动态平衡关系找到乡村合理定位才是解决乡村问题的关键。立足地方特色,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多样化的生产功能、乡村居住、生态涵养与自然、人文景观等功能,可以提升乡村吸引力,实现与城市的互补互利。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顺德区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阐述了以乡村文化遗产带动和协同旅游开发的模式,遵循"保护与开发"的协同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
环境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化焦点问题,其深刻根源在于人地关系从顺应到对立的改变,人与环境的日渐疏离.另一方面,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步调中,人们容易被物质实体的视觉冲突所吸
会议
历史村镇在经年累月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演化成熟的适地环境,本不需要大手笔的规划设计干预,而应通过"微环境"的改善,克服历史环境与现代化生活的不适,进而使之留存并发扬光大,
在理清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概念的基础上,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审视当前小城镇规划的问题所在,探索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创新,提出树立核心线索引领的规划理念,建立多项复合发展的
安吉县2008年开始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以大量实践调查资料为基础,从村环境建设、三产联动、城乡统筹、社区管理和农民素质等方面总
会议
在古村落保护规划中,古村落空间特征的解析是规划编制的前提与依据.据此,以闽南土坑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基于文化变迁理论,通过对文化进化、涵化、反应等影响土坑文化变迁路径
台南市的土沟村是一个通过文化营造,提升村民集体意识、参与社区设计,实现村庄复兴的经典案例.文章介绍了土沟村的复兴的历程、提升村民集体意识的方法和社区设计的真实流程,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目前小城镇建设中的焦点,是浙江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对特色小镇内涵的解读,从总结目前已有的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出
山岳型旅游村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已逐渐成为人们度假、休闲、康体治疗等重要的旅游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城镇化扩散和旅游业兴起的双重机遇和压力,村镇的功能、结构正
地方精神具有内在潜意识的深沉化、人文化的特征,使得某处景观具有不可模仿、不可重复的唯一性隐态延续.本文从大地基质、村庄故事、生态廊道三个视角出发,发掘新农村建设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