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融资租赁作为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金融模式,有效促进了市场资金与产业之间的互动融通,并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呈持续高速发展态势。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融资租赁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方式,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数量达1万余家,融资租赁业务总量已达约6.65万亿元人民币。上海融资租赁企业数量约2,210家,在全国排名领先。[1]与此同时,进入诉讼的融资租赁纠纷案件也逐年增多,已成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种主要金融纠纷案件类型。案件审理中所反映出来的涉及融资租赁的法律制度供给、企业市场自律、监督管理等问题,亟待解决。现将2014-2018年度上海法院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情况通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