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方法制备无负载型多孔纳米钯及其电催化性能表征

来源 :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纳米金属材料具有非常优秀的导电性、稳定性、比表面积大等优点,使其在催化,生物传感技术及电化学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近来来多孔纳米材料的研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多孔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有很多种方法,其中去合金法制备纳米多孔金属材料是利用合金金属的活泼性差异来去除较活泼的金属从而得到无负载性的多孔金属.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便捷,并且无需模板负载,所得的多孔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的形貌和形态不同,其结构均一可控,孔径连续可调;因此利用去合金的方法制备多孔纳米金属材料是近来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简单有效的电化学选择性腐蚀的方法制备出无负载型的多孔纳米钯,并以甲酸为例,对其电化学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氧氟沙星是全合成的喹诺酮类广谱高效抗菌新药,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化学修饰碳糊电极是化学修饰电极中的一种,它继承了碳糊电极的全部优点,同时,由于特效性修饰剂的引入,使其灵敏度,选择性进一步提高,而且还具备了修饰电极的基本特征,可以认为化学修饰碳糊电极是把分离,富集和选择性测定三者合而为一的理想体系。本文描述了用紫外光谱、分子荧光光谱、电化学三种方法对氧氟沙星进行了光谱及电化学性质研究,实验考察了
与传统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广为关注的研究热点。电解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常用的有机液体电解质由于其存在易泄露、易燃易爆、使电极发生分解反应等缺点,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寿命受到严峻挑战。而聚合物电解质可以很好地解决锂离子电
可再生燃料电池的技术挑战之一是开发高效、稳定的双功能氧电极催化剂。对于酸性介质中氧气的析出反应,目前已知的最好的电催化剂有Ru、Ir及其氧化物或混合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是具有金红石相结构的金属导体(电导率~104S.cm-1)。而诸如Ni、Co、Mn及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在酸性介质中发生腐蚀,其阳离子与硫酸根结合会对质子交换膜产生毒化作用而使膜的电导率下降,并能与Pt阴极的活性位点产生强烈吸附而使
随着含H2S和CO2高酸性油气田的开发,因腐蚀而引起的石油装备的失效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多年来,人们为揭示材料尤其是钢铁材料在高酸性油气田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确保高酸性油气田的安全开发,需要选用具有优良的耐蚀性、高温性能,并且兼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的镍基合金作为油套管和井口装置用材,例如选用高Ni、Cr含量的镍基合金UNS N08825作为油套管。笔者研究了
ZnO是继Si、GaN半导体后的第三代优异半导体,室温下禁带宽度约为3.36eV,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溶点和激子结合能(室温下为60meV)及良好的机电耦合性。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在短波长光电器件、化学传感器、光伏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光伏器件中,ZnO能够取代ITO作为太阳能电池或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透明导电电极材料。目前绝大部分有关ZnO的文献集中在如何制备高c轴择优取向、高质
本实验采用标准三电极电化学体系,以Pt片(纯度99.99%)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衬底)。实验条件如下:0.1M Zn(NO3)2溶液,沉积温度为70℃,控制阴极恒电位为-1.0V(vs.SCE),pH值通过添加HNO3调节至约为5.0,电沉积方式为两步法电沉积技术。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差热、光致发光谱和透射光谱对生成的ZnO薄膜结构、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 nm)或有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具有其独特的光、电、磁、机械等性能,在化学化工、复合材料、光电转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的展现纳米材料的特有功能,可通过结构或功能复合制备出特定形状和高度有序的有机-无机纳米材料,实现两种物质之间功能的集成。其中,聚合物基体能够有效的保持纳米粒子的形貌,而纳米粒子的形状和尺寸大小也可通过聚
通过改变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排列结构,可以实现在原子或分子水平层次设计结构规整、活性位比较均一的催化剂,从而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本工作利用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特殊优点,在DES体系中合成金属纳米粒子,希望跨越常规化学合成的障碍,合成出具有高指数晶面结构,和高性能的电催化剂。
自从1991年发现碳纳米管以来,由于它优良的性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气体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但化学合成碳纳米管过程中,如何控制它的直径、手性、结构缺陷等结构特征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氮掺碳纳米管的性质主要由它的成分决定,因此在碳纳米管中掺杂氮原子可能是控制合成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纳米管的比较有效的方法。而且由于氮原子的引入使纳米管表面含有更多的活性中心,相比完整的碳纳米管表现出更强的化学活
聚苯胺由于具有多样的结构、独特的掺杂机制、较高的导电性,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很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原料的价廉易得等优点,成为聚合物研究的热点。聚苯胺掺杂后的PANI其电导率最高可达5S/cm,并可在10-10-10-1S/cm之间进行调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氧化还原可逆性,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极活性材料,能与锂等阳极组成高能二次电池,已成为最有前途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本文主要采用控电